
項目背景:
貴州省地處中國西南腹地,與多省接壤,是西南的交通樞紐。全國首個國家級大數據綜合試驗區。黔中城市群的構建,使區域一體化加速,貴陽市的樞紐地位日益加強。項目位于貴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貴陽繞城高速北側,交通便利,周邊均是縣城,發展腹地廣闊,有利于發揮項目的輻射帶動作用
項目概況:
本項目規劃總用地面積約2400畝,建筑規模約260萬㎡。其中包括:商業設施用地、商務設施用地、居住用地、配套設施用地、停車設施用地、公園用地、農林用地及道路用地。商業用地沿環城快鐵形成帶形用地;以商業、商務、居住、綠化為四大核心功能;公園與農林綠地占比之和高達32%,體現了本項目的生態性。
項目定位:
1.6平方公里產業服務核心,撬動白云沙文高新區
項目將在貴陽“大數據城”建設中扮演“ 撬動點”角色,成為城市活力窗口和高端產業平臺。
思維策略:
如何找準自身定位,避免同質化競爭?在對本項目進入深度分析后。貴陽建筑設計院方案創作中心著手規劃設計,制定七大策略,目標和十大設計原則、設計打造出一個高效率的TOD生態智慧綜合體,集商務、創業、居住、休閑、娛樂、運動等多種業態于一身的科技園核心龍頭服務區。
規劃結構:
一心: 換乘樞紐
一核:TOD核心區
一園:文化與運動公園
一環:林園生態環
二軸:科技商務創新軸商業休閑服務軸
四芯:觀光農業、山林保育、生態農林等
多片:生態生活區、商務辦公區
理念與構想。
打造引領新經濟、新生活的新城核心
縱觀世界上成功的新城建設,不但貫徹了生態優先的建設理念,更創造出現代精致、和諧開放、剛柔并濟的多元功能及獨具魅力的空間景觀環境。
工作、生活、學習的互動——從傳統新城向生態科技新城轉變的根本性改革。將新城建設的五大要素,即交通、景觀、配套、創業、居住,緊密而有機的結合, 形成核心的、共享的、能夠引發交流與互動學習的創新空間,高效率的TOD生態智慧綜合體。
項目概況:
仁懷市位于貴州省西北部,是享譽世界的“國酒茅臺”的故鄉,本項目位于貴州省仁懷市中樞區域,四面交通環繞 四大優勢齊聚中心城區。
價值潛力新高地
New highland of value potential
15天時間,如何打造一個集商業綜合體、學校、住宅與一體又互不干擾的最佳解決方案是我們最大的挑戰。最后經過多家設計公司方案比選與評分,我司以較大的優勢取得優勝。貴陽市建筑設計院-方案創作中心很榮幸成為業主方挑選的設計單位。
項目定位
復合型綜合體形式打造城市新中心
commercial formation city center
設計理念design concept
品質目標
Quality objectives
培育公共共享創新型城市商業中心
Fostering innovative urban business centres for public sharing
以商業Mall、步行街、優質教育平臺、酒店寫字樓、院線、大型超市等城市綜合體元素帶動北部區域商業、居住升級。
Business and residential upgrades in the northern region will be driven by elements of urban complexes such as commercial Mall, pedestrian street, high-quality education platform, hotel office buildings, hospital lines, and large supermarkets.
價值目標
Value objectives
01.打造市民共同創富安居樂業的棚改平臺
Create a roof change platform for the public to jointly create Fu An live and enjoy business
02.以商業的植入帶動棚戶區的改造,提升居住品質,借鑒貴陽城市“三變”共享發展紅利,即“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市民變股東”。
The transformation of shantytowns is driven by commercial implantation, which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living, and draws on the "three changes" of Guiyang City to share development dividends, that is, "resources become assets, funds become shares, and citizens become shareholders".
空間目標
Spatial objectives
文化之于商業、生態之于環境
商業空間增加文化內容、融入本土元素、豐富體驗消費,凸顯社交和生活中心;景觀空間融入海綿城市、生態滲透設計理念,引入空中綠植的營造技術。
Culture is to commerce,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The commercial space increases cultural content, integrates local elements, enriches the experience consumption, highlights social and life centers, and integrates the landscape space into the sponge City, the ecological design concept, and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the green planting in the air.
運營目標
Operational objectives
互聯網+實體生態商業圈模式
實體商業進入精細化運營時代,實體商業插上互聯網、移動終端的翅膀,開始向智慧商業、大數據商業、物聯網商業模式挺進。
Internet + entity ecological business circle model
The entity commerce has entered the era of fine operation, and the entity business inserts the wings of the Internet and mobile terminal, and begins to advance to the business model of intelligent commerce, big data commerce and the Internet of things.
▼項目總平面Total project plane
▼空間結構space structure
“一軸、雙心、三節點、四板塊”
“一軸:以商業步行街為中心軸”
雙心:以兩個下沉聚合廣場為中心”
三節點:兩個主要入口及中心立體節點”
“四板塊:商業板塊、商務板塊
居住板塊、教育板塊”
——充分利用金角、銀邊、大肚皮的原理,使空間利用率高,合理區分四大功能區,使其有即離有合的疏密關系。
項目地點:貴州仁懷市
Project Location: Guizhou Renhuai
項目名稱:北部灣一號
Project Name:Beibu Bay No. 1
項目性質:商業綜合體
Project Genre:commercial comple
設計團隊:貴陽市建筑設計院方案創作中心
Design team:Project creation center of Guiyang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
總用地面積Total land area:86659.70 ㎡
總建筑面積Total building area:400602.34㎡
住宅建筑面積Residential building area:156520㎡
商業建筑面積Commercial building area:63235.0 ㎡
雙高社交公寓Double high apartmen:29820㎡
辦公酒店公寓 Office Hotel Apartment:41230㎡
小學Primary school:17182.36㎡
幼兒園Kindergarten:6069㎡
地下商業Underground commerce:13507㎡
地下設備及設備公用房Underground shopping malls and equipment rooms:73039㎡
本項目位于貴陽市南明區,地塊東側為觀水路,北依東山路。環抱山體,現狀地形復雜。整個新區的城市特色是環境好、尺度大。由于項目是位于城市的大型居住小區,在規劃指導原則上立足于貴陽市“森林之城”、“宜居之城”的建城思想:
一、要因借外部環境,諧調外部環境;
二、把提升人居品質,追求人與自然和諧作為追求目標,延續項目外部條件的優越性,努力營造環境優美、交通方便、生活舒適、投資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人居環境
1、別墅、高層住宅為一體的居住小區,尺度巨大,從城市空間格局諧調的角度出發,本項目亦采用將兩種類型的建筑分區而設。別墅沿水東路而設,景觀主軸縱貫其間,將視線引入居住區。高層建筑環山設置,將建筑向空中發展,降低密度,擴大間距,同時在空間布局上又有變化。在既定的建筑容量前提下,較低的建筑密度,為營造寬廣豐富的景觀空間,因借周邊自然景觀,為把本項目順利溶入城市空間創造了很好的條件。
2、城市保留綠地以樹林、石山為特色,由小區中心向四周放射,亦為項目用地所環抱;在項目規劃中我們本著造屋更是造園的原則,遵循借景與造景相結合的手法,通過一條景觀大道,將小區東側主入口人造景觀與西面山體、樹林的自然景觀串聯起來,將小區別墅、高層住宅兩大小區銜接在一起。
3、充分利用地形高差坡地,自然形成地下半地下停車空間,標高低于小區內部住宅基底標高的小區路和城市干道環繞小區,主要解決城市過境車流和小區入地車流需要;標高較高的小區內部組團路和宅間路擔負平時人流和緊急車流通道功能。經濟有效地解決停車基本入地,人車立體自然分流的問題;
四、體現項目人與自然和諧,可持續發展的生活理念,充分利用新材料、新技術,既保證了居住的舒適性,又降低能耗,如采用屋面和場地雨水收集系統,補充景觀灌溉觀賞用水;建筑布局以點式獨立布置為主,拉大間距,錯位排列,充分利用夏季堂風,尤其適合貴陽本地夏季氣候特點,減少夏季空調使用頻率。
位于畢節市南部新城區中心,位于畢節南部新區至老城區七號城市快速路南段,且位于一院三館和行政中心西南面。項目總用地307.22畝。
基地通過7號路和2號路與老城區相連接,基地與一院三館和行政中心緊鄰,是南部新區中心地段,同時,也是是畢節地區近中期的行政、文化、商業中心發展區,承北啟南,推動城市中軸線往南的延續,項目區位優勢明顯,為2030年“一體兩翼,一軸三核,一帶六園”規劃的發展中心地之一。
隨著建筑自身“城市性“的豐富和完善,建筑個體逐漸發展成為綜合龐大的形態,城市綜合體是在土地綜合使用的概念下,通過大規模的聯合開發行程的多種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建筑群,從而在土地、功能和建筑空間等方面達到綜合使用的目標。規劃針對畢節-大方城市總體規劃(2010~2030年),結合招商房地產公司對本項目的發展訴求,提出“招商花園城”戰略,通過企業品牌,企業活動來進行城市建設,努力實現城市發展要求與企業發展戰略雙贏的目標。
本次規劃提出,以招商房地產公司為主體,進行城市綜合體開發的項目目標建設,規劃建設約80萬m2“招商花園城“城市綜合體,實現區域性整體開發,功能有效建立,根據局部城市地區的建設主題,建成較大規模的城市綜合體。
一、建設規模
黎平縣人民醫院建設項目住院綜合樓位于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項目總建筑面積15018.6m2,地下1層地上13層,總高度49.2米,內設藥房、放射科、功能檢査科室、檢驗科、兒科、婦產科、綜合科內一科、內二科、外一科、外二科、手術室。設計病床數:300床。
二、技術說明及設計要點
1、滿足國家各項方針、政策,符合國家現行有關規范;
2、符合城市規劃主管部門批復的有關規劃、城市規劃主管部門制定的有關規劃條例。
3、整合資源,科學合理布局和利用現有土地,結合場地地形,實現優化配置,為廣大醫生、患者提供良好的就診、治療空間,提高醫院綜合效率。
4、明確標準,規范建設,在滿足基本功能需要的同時,適當考慮未來發展。
5、以醫院為一流縣醫院目標,使建筑產品全方位的滿足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保健需求。
6、體現"以疾病為主線、以病人為中心、以人為本、方便患者"的理念。要求醫療服務要便捷、優質、廉價、有效、安全,充分尊重患者隱私,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在滿足各項醫療衛生基本要求的同時,為醫生和患者創造衛生、安全、便捷的醫療工作環境。
7、設計做到醫院總體規劃設計、建筑單體設計、景觀設計三者結合。建筑形式優雅大方,處理好統一形式與侗族特色的有機結合;現代感與侗族民居傳統建筑的有機結合,創造嶄新的醫院形象。
8、合理確定功能分區,科學地組織人流和物流;交通便捷,管理方便,減少能耗。
9、總體布局做到:①功能分區合理,潔污路線清楚,避免或減少交叉感染; ②建筑布局緊湊,交通便捷,管理方便;③適應衛生學管理的要求,為病人提供較高質量服務和適應病人的心理因素、社會因素的需要;改善員工工作環境;考慮時代的適應性。
10、城市空間越來越局促,在用地緊張,醫院規模不斷擴大的情況下,集中式的布局成為某些城市大醫院的選擇方案,隨著醫院功能的發展和設計水平的提高,集中式的布局形式也不斷變化和創新。本修建性規劃擬建項目分為三個區: 診療區、院內生活及后勤保障區。充分利用自然通風和天然采光,并有良好的日照;門診、急診、住院用房分別設置出入口和無障礙出入口,且入口形象標志鮮明;各種流線組織順暢,平面交通組織合理,功能分區有序,方便使用,方便管理;利用院內綠化景觀給病人良好的理療環境。
11、院區規劃分為醫療區、保障系統區、公共服務系統區。醫療區由門診、急救中心、醫技、住院組成。保障系統分清潔服務區和污染服務區,清潔服務區包括飲食中心、職工食堂、營養廚房。污染服務區由太平間、污水處理、垃圾處置、洗衣房、供應室等構成。供熱中心包括鍋爐房、空調機房。總務中心由總務庫房、總務修理、室外廁所、消防、配電室等構成。公共服務區包括行政辦公區、生活服務區。行政辦公區由辦公、圖書室等組成。生活服務區包括職工宿舍、包括停車場、綠地、通道廣場。
12、院區規劃充分考慮擴建的部分在功能上與原有建筑的關系,并在有限的空間內將各單體的流線設置為獨立而且不交叉的分流。門、急診區、醫技區和住院區,各區有單獨的出入口,互不干擾,在流線上更加充分考慮到病人及工作人員的方便,使流線更加簡潔合理。保障系統和公共服務系統獨立成區,各區相互獨立有精密聯系。
13、道路系統規劃本著方便、快捷的思路進行設計。全院區設消防環道均能到達每棟建筑物,機動車沿建筑外圍行駛,保證院區的安靜,外科大樓有足夠的登高面,整個交通體系合理、簡潔、有序。
14、院區內設置庭院式綠化帶。而主要功能塊恰好有效的將綠化包圍,形成空氣清新、環境幽靜的生態建筑。病患在閑暇時間更能在綠化帶上得到附加的精神醫療。
15、設計本著適用、經濟、衛生、安全、美觀、耐用的原則。外墻主要采用外墻涂料,局部使用金屬或玻璃材質,填充墻采用隔音保溫性能好、無輻射、無污染的新型輕質隔墻;室內部分采用普通裝修,不使用易產生粉塵、微粒、纖維性物資的材料;有推車(床)通過的門和墻面采取防碰撞措施;放射科門窗采用鉛玻、鉛門,其它門采用夾板門,窗采用帶紗窗的雙層玻璃塑鋼窗,無特殊要求地面采用防滑材料鋪裝;墻體頂棚刮瓷粉,由于管線較多走道考慮吊頂,衛生間墻體瓷磚到頂,其他用房設1. 8米高瓷磚墻裙;建筑標準有特殊要求的房間按行業規范執行。
三、 建筑設計中解決的問題
1.總體規劃中院區出入口的確定是首要解決的問題。
(1)出入口:要考慮位置、數量(黨議員規模較大時,門診、急診、急救出入口要分設)
(2)住院出入口:要有安靜的室外環境,要單獨設置。
(3)后勤貨物出入口:要布置集散場地。
(4)污物出入口:要隱蔽、易清潔。
2.院內交通環境是就診環境的保障
(1)機動車流 a.外部車流;b.內部車流;c.貨流;
(2)人流 a.醫護、后勤人員;b.病人(急診、急救、門診、住院、傳染病);c.陪同人員;
(3)貨流 a.清潔品;b.污物;
3.功能分區劃分直接影響醫院合理運行。
(1)與周邊城市環境關系
a.城市環境影響醫院運行
城市規劃中的現狀是醫院建筑規劃設計必須遵守的條件。日照間距、衛生間距(視覺和防護)、城市規劃都將對醫院環境產生巨大影響。
b.醫院環境制約城市發展:
醫院所處城市中的位置、出入口的布局、建筑物的擺放、院區環境的優劣都是城市設計中必須考慮的問題。出入口位置如果選擇不當,將會給城市交通帶來巨大壓力。使全院患者均從一個門口進出,人車不分、潔污不分、性質不分、院區環境極為惡劣。
(2)醫療區、住院區、理療區、后勤供應區、辦公區之間的聯系已不再是平面型的,而是空中、地面、地下立體構架。
(3)現狀與發展區域的角色在不斷的互換,這種情況主要表現在老醫院改擴建的過程中。
4.醫院極強的功能特征,使其對土地的需求和利用顯得極為重要,不可因過分的追求形式而浪費土地。因為形式很可能將土地化整為零,造成總體規劃難于操控。
5.建筑面積指標的確定,充分論證,認真測算,以功能分區的方式測算面積指標,可做到科學、全面的調控。
四、建筑設計創新特點
1、為了給患者創造安靜的康復環境,除了合理進行醫院的總體布局設計,還在病房設計中合理運用建筑材料與構造手段,防止噪聲、強光和炫光干擾。
2、建筑信息化是現代醫院的重要特征,醫院傳統管理模式和醫療習慣的改變對醫療建筑功能布局和設計要求產生很大影響,設計中充分考利信息化管理,信息中心的位置選擇、布局方式、電力保障成為建筑設計的重點。
3、在設計中運用侗族文化元素在現代建筑中展現。寶塔式樓閣,樓閣飛檐重疊。
東景五星級酒店及辦公樓項目位于貴陽市觀山湖區,基地東鄰貴陽市行政中心,北鄰鋁鎂設計院,南鄰貴州移動指揮調度中心,西向陽森房產,地塊基本呈矩形,項目總用地面積24966平方米,總建筑面積99284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筑面積41915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積共57369平方米,地下部分共計4層,為停車庫及酒店配套用房。地上部分由一棟結構總高64.4m的14層辦公樓和一棟結構總高68.8m的16層酒店組成,兩棟塔樓平面呈L型布置,結構形式均為現澆框架剪力墻結構,辦公樓頂部采用鋼結構向外懸挑兩層,懸挑跨度為11.1m。辦公樓和酒店在頂部通過跨度為30m鋼結構連接體相連,連接體在辦公樓側與混凝土柱鉸接相連,在酒店一側用滑移支座相連,滑移支座接罕遇地震下兩座單體最不利彈性位移進行設計,保證兩個單體在罕遇地震下不致相撞或脫開。
本項目除了復雜連體外,還存在樓板不連續。扭轉不規則、尺寸突變等不規則特征,屬于《建筑抗震設計規范》及《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規定的特別不規則的超限高層建筑工程。